首页 资讯 正文

香江之滨飘滇味 港民乐享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

体育正文 171 0

香江之滨飘滇味 港民乐享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

香江之滨飘滇味 港民乐享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

中新网昆明6月2日电 (徐爱迪)滑嫩Q弹的(de)豆花米线、醇厚回甘的普洱茶、馥郁芬芳的鲜花饼……维港(wéigǎng)之畔、滇味飘香,香港市民正在家门口(jiāménkǒu)沉浸式体验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。 记者2日从(cóng)云南海外联谊会获悉,由香港30个省级(shěngjí)同乡社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“同乡社团家乡市集(shìjí)嘉年华”6月1日至5日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。云南旅港同乡会将地道滇味、特色歌舞“搬到”香江之滨,与香港市民共叙乡情、品味(pǐnwèi)乡愁。 图为(túwèi)第三届“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”现场。 云南海外联谊会 供图(gōngtú) “还是记忆里的味道!”一碗豆花米线下肚(xiàdù),旅港32年的昆明人李聪露出满足的笑容。再(zài)搭配一碗木瓜水,让她感觉(gǎnjué)“离家乡更近一些”。 自己亲手准备的美食(měishí)(měishí)得到老乡认可,怡加新(香港)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建华十分高兴。“米线是云南的一张美食名片,也是我们最浓郁的乡愁。”在香港打拼多年,周建华最惦念的还是这口滋味,挖一勺豆花(dòuhuā)、浇一勺肉酱,撒上(sāshàng)葱花、香菜与花生碎,这碗豆香四溢的米线引得摊位前排(qiánpái)起长队,同样俘获香港市民的味蕾。 从细雨纷飞的清晨到烈日高照的午时,家乡市集都挤满了前来(qiánlái)购物、体验的市民。鲜花饼、普洱茶、小粒咖啡、油鸡枞、滇橄榄汁……云南旅港同乡会的工作人员卖力推荐着摊位前的美食,遇到熟悉、喜爱云南并能(néng)聊上几句的香港同胞,甚至爽快地买(dìmǎi)一赠(yīzèng)一,“不在乎成本,只注重情谊(qíngyì)”。 图为香港市民购买云南特产。 云南海外联谊会 供图(gōngtú) 云南旅港同乡会会长杨宏栋介绍,云南已连续三年参加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,所推荐和展销的(de)(de)云南好物(hǎowù)逐年丰富。希望借此慰藉乡亲们的思乡之情,更(gèng)期待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让香港同胞了解并爱上七彩云南。 香港市民(xiānggǎngshìmín)邓丽云与云南(yúnnán)的缘分,始于(shǐyú)五年前(qián)在云南旅游时的一餐野生菌火锅,也由此让(ràng)她与云南有了一个浪漫约定。“每年夏天,我都会网购(wǎnggòu)云南的松茸和鸡枞。去年到云南出差,还特意与同事去见识了云南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。”知道家乡市集嘉年华开幕,邓丽云提着小推车前来“进货(jìnhuò)”,野生菌包是她给家人煲汤的鲜甜秘诀。通过一朵小小野生菌,邓丽云得到一把“钥匙”,逐渐打开认识云南的窗口。 图为香港市民(xiānggǎngshìmín)排队品尝云南(yúnnán)豆花米线和木瓜水。 云南海外联谊会 供图 先打开(dǎkāi)(dǎkāi)味蕾,再打开认识。云南旅港同乡会理事张岱鼎认为,这正是(zhèngshì)地方宣传的有效方式。张岱鼎分享了一则趣事,一位香港同事一直认为贵州和云南是同一个地方,还多次给他介绍“老乡”。通过美食(měishí),这位香港同事知道了云南有普洱茶(pǔěrchá)、贵州有茅台酒、四川有火锅(huǒguō)。“从一个个具体的食物,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地图,进而了解食物背后的人与故事,情感链接自然就建立了。”张岱鼎笑言。 以乡情(xiāngqíng)为纽带,以美食和文化为桥梁。在张岱鼎眼中(yǎnzhōng),家乡市集嘉年华正是促进民心相通、文化交融的温馨平台,也让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跨越千里,在香港市民心中种下一颗向往的种子(zhǒngzi)。(完)
香江之滨飘滇味 港民乐享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